近两年来,中国家电业正在经历着史上最大一次发展变革。物联网兴起、电商冲击、产销趋于饱和、消费端低迷……市场在变,用户需求也在改变。积累了几十年的发展经验不再奏效,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互联网的“生存法则”。在诸多财经学者看来,中国实体经济已发展至一个关键时期。
在实体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一些主力家电品牌开始爆发出“洪荒之力”。数据显示,长虹控股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规模收入727亿元,延续同比增长。业内人士分析,依靠核心技术,产品结构向高端调整是主力家电品牌企业“逆势增长”的核心所在。
前方没有路,那就杀出个黎明
2015年,在互联网及电商的双重冲击下,家电业实体零售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产品同质化严重、经营毛利率下滑、客流量持续下降,及产品采购成本持续上市等现象并存。不少业内人士一度认为,家电业实体将被网购电商迅速取代,整个家电行业呈普遍下滑趋势。
在经历过短暂的调整期后,2016年的家电市场有所转机。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网购人群开始趋于饱和,剩下的消费群体依然趋向于实体店购买。同时,随着线上竞争的加剧和电子商务税法的完善,高额的广告费、配送费、人力成本等导致了电商成本优势的下降。乐视、小米等互联网品牌“不得不”布局线下。
也正是在这样“动荡”的时局下,长虹加强了智能转型的发展步伐,深入开展国企改革工作,调整产业结构,从机制体制改革入手,激发内部活动。并布局综合家电、军工、IT分销及智能服务等多元产业。依托于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从跌宕起伏的市场环境下硬生生的突出重围。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长虹控股公司实现规模收入727亿元,保持同比增长态势;实现工业总产值703.4亿元,同比增长6.21%,实现工业增加值150.1亿元,同比增长6.70%;实现利润总额16.2亿元,同比增长698.29%,其中归母净利润4.67亿元,同比增长199.3%。
随着时间的发展,“屌丝经济”已成历史,以80后、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迅速崛起,用户消费趋于合理化发展。与网购端低配、减配等环境相比,家电实体经济开始重回正轨。
从长虹面向于年轻消费群体推出的CHiQ家电可以看出,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朝向智能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去年长虹推出的CHiQ人工智能电视便是很好的例证,多种爆款、多次断货,家电线下实体正在夺回昔日被蚕食的失地。
依托核心技术,弘扬中国制造
窥斑见豹,2016年长虹的发展轨迹就是家电业实体经济复苏的一个缩影。从2015年家电行业普遍下滑2016年整体走高,长虹的变化源头在于国企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
2016年,国企改革上升为国家战略。长虹抓住机遇,在公司领导层的带领下成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改革“样本”。在“顺势而为、开拓创新、激活动力、良性发展”的经营方针下,长虹实施了管理改革、经营改革、资源分配改革三项重要举措。
数据胜于雄辩,2016年前三季度长虹控股公司利润总额同2015年相比,增长了7倍之多。公司旗下综合家电等主营产业和智能服务等新兴产业全面爆发。比如,综合家电产业中电视销量同比增长3.7%,智能运营首年收入有望达1.35亿元,冰箱(冰柜)收入同比增长8%,变频冰箱发货占比28.5%,空调国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
不止如此,随着自主研发技术的持续创新,长虹新兴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如生鲜电视业务全年预计突破2000万,人工智能、智慧汽车、智慧城市等多产业全面铺开。同时,军工、IT分销、海外市场等,长虹的营收一路看涨,同2015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国企改革推动下,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去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和持续发展核心技术是长虹营收“变脸”的关键。
“技术创新正在驱动消费升级,中国家电业已经从产品单一、质量低下的时代走向品牌化发展的道路。近年来,长虹、美的、海尔、海信、格力等国产家电企业都在积极的提升产品品质。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升级,和外资品牌的差距越来越小。比如长虹的电视、海尔的冰箱、华为的手机,不仅国内的消费者认可、喜爱,在海外市场也一度畅销。”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