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阿里云李津:拿来主义必将死去

4月26日,众视媒体在阿里云栖大会·南京峰会上,采访了阿里云副总裁李津,他也就自主可控的技术等问题进行了表态。他表示,阿里云不是在打破别人的天花板,而是在造一个新的天空。阿里云进入新的领域,也只是学习的姿态,不是带着颠覆的目的,任何人不要害怕,提升竞争力、转变思维才是关键。

多条腿走路可以  

但投机心理不可取

记者:是不是今天中国互联网公司里,只有掌握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力的公司才能够进入到下一轮?而这些没有掌握基础设施能力的人,是被收购的标的,我们看最近的饿了么被收购也是这样的感觉,美团滴滴也在做部署云计算基础设施,没有基础设施的公司接下来会逐渐消失。

?

李津:这个问题不成立。

 

今天做基础设施行业还是有分工的,这取决于你自己到底能不能看得清楚的一个产业,这是一个非常重的产业。一旦开始做基础设施,是要消耗很大的力量,无论是今天你的技术团队的投资、数据中心的建设、硬件上面早期的投入,包括今天整个业务开始旺起来之后,整个的运营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做基础设施和不做基础设施,只是不同业务的选择,和互联网、非互联网的不同形态没有关系。

 

为什么有的公司好像没有做基础设施是被收购的,或者美团今天做基础设施怎样怎样。要知道,错误地踏入一个河流也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会消耗你大量的资源,而这个资源本来应该是做更好的客户体验的产品,而不应该踏入某一条河流。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总觉得一些事情太简单,想去投机,就像拿来主义的云一样,因为想去投机而把一只脚伸去河里面能够占便宜,或者想夹起来一条鱼,事实上不行的,第二只脚也要下去,原来干的事情好像已经忘掉了。干着干着突然发现你不是在做一个针对客户体验或者一个创新了,而是在做今天本来以为可能很轻松就可以涉足的事情,结果陷入到泥潭里面去了,很多中国企业是因为这样出了问题,导致主业没有做好,因为技术也好,基于客户体验的场景创新也好,今天可能都是需要一家企业去全力以赴,把自己的命投进去做的事情,而不是今天的看到别人在做一件事情,说这件事情我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或者如何如何,不是这样的。

 

我今天看到一些公司说,好像我介入一个领域,就是我已经成功了一样。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的这种,我介入一个领域,从来不说芯片业里面怎么样,只认为我是一个学习者,今天我只是涉足了这个地方开始学习。他们好像认为,介入了就成功,发布那天就是成功的那天一样,事实上只是失败的开始,没有想明白到底在这个里面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和到底走多远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提前想清楚就介入到一个领域里面去,很多是非常受伤的,这个受伤可能到最后的时候,你会发现,主业反而没有做好。

 

阿里云第一次涉足云计算产业的时候,那个决心是大家很难想象的,无论是技术团队的资源,技术团队今天要走多远,我们到底怎么去看重资产、轻资产,基础设施是什么样的概念,这个里面当时下的决心是非常大的,以至于我们头几次开会的时候曾经聊过,内部讨论都会很激烈,但是一点点坚持下来,一点点做下来,而且是选择了那条最难的路走到今天,所以很多人觉得这条路是通的,从来不去看这条路是怎么走过的。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扔出一个观点,拿来主义和今天自主可控的飞天,你不能说看到我今天做了这样一件事情,你就认为这件事情很简单。全球也只有两种云,一种是死去的拿来主义的云,一种是欣欣向荣的自主可控的云,微软自主可控的,IBM自主可控,其他的在哪里。

不是打破别人的天花板  

而是造自己的天空

记者:阿里现在自主研发走到芯片这一步,未来会将脚步踏在哪些领域?或者说是现在是在不断打破别人的天花板,是不是会更自己造一片天空呢?

 

李津:这个问题非常好。其实在我看来,云计算跟万物互联、物联网是一件事情。都是今天基于数字,基于计算一个共同的场景,只是应用了不同的手段和不同的维度这么去看的。

 

我不是在打破别人的天花板,我是在造一个新的天空,至于他是不是愿意打破他自己的天花板走到这个新的天空里,那是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我并不想改变所有人,我只想改变我们能够看到的那个天花板,我希望打破自己的天花板,我要首先打破自己的天花板,我要看到这个新的天空,在这个新的愿景和新的天空下,每个人是不是会改变自己,我觉得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这个我们其实并不关心。就像刚才提到的,如果我今天站在云计算大视角往回看,整个制造业应该配合怎么做,物联网应该怎么配合,在这个里面有不同业务的场景,不意味着中间的人都愿意走回去。很多公司做各种各样的尝试,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打破天花板,但是会有人愿意打破它,我们坚信将来一定是趋势,这个我们跟其他很多公司不太一样的地方,我们是造自己的天空,这个天空只要足够大,就会有很多人愿意打破自己的舒服走到这片地方去。

过分依赖开源  

最终将是死路一条

 

记者:回到开源与自主可控,自主可控肯定是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技术创新的,但是因为云计算、PC操作系统都有基于开源的,这种基于开源会存在哪些问题?

    

李津:不是说今天所谓的开源全部都要枪毙掉。包括阿里巴巴也在外做很多技术开源,开源是有几个不同的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拿来主义用一些东西,快速学习一些事情;第二个阶段是你今天对开源本身能够反哺,你对开源本身要有贡献;第三个是你自己是不是能够对开源这件事情提出来不一样的看法,让这个开源的方向发生新的改变;第四个就是你自己做的东西能不能开源。

 

因为在不同的产业里和在不同的应用上,对开源依赖和对将来未来要走多深是有差别的。比如说一个很小的应用,用了开源技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你把身家性命放在上面,这个问题就很大。“开源是最贵的免费”,技术领域里面,开源是最贵的免费,为什么这么讲?开源是让你能够利用到今天已经达到水准的平台上去做创新的思考,但怕的是你已经完全去依赖它,而失去了自己创新的能力。你把拥有开源技术和使用开源技术本身当作了你自己的能力,这个路是走不通的——因为随时可能断。

 

很多人认为开源是天经地义的,事实上开源不是天经地义的。开源产业在不停迭代过程中间,每2到3年中间就有一波不同的技术会成为热点,然后再去沉寂下去,每5到7年会有大量早先的开源项目死掉,以10年为一个周期,你现在看到的名字跟10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事实上当它走的更长远一点的时候,你会发现围绕这个生态里面的人,围绕这个生态的公司,围绕生态的客户及每一家不同的角色,事实上都难以为继。

 

如果今天中国的算法都是基于OpenStack做的,你觉得以后会是什么趋势——是中国算法公司的悲剧。如果中国的算法全部是基于Openstack平台在做,我都不能理解,对中国的技术团队来说,必须清楚地认识开源的价值,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开源背后的那一面。在北美一些最热的公司,事实上用开源反而很少。在北美那些最大的技术公司反而很少做开源,又是为什么,为什么开源在中国是最火的,大家要思考这个问题。

害怕是消极情绪 

思维转变才是正道

记者:是不是阿里云接入到某些特定领域(如芯片),会影响到这些行业用户选择阿里云的服务?

 

李津:我们改变不了所有人,只能改变自己。这是一个过程,这是一个信任,信任需要一点点建立起来。这都是正常的,但是我会为此而努力。今天说数字转型,阿里云的项目需要最容易让今天的CEO们理解,让COO们理解,而不是CIO、CTO理解,带来的是整个公司的变化,整个思维的变化,整个管理体制的变化,和整个未来发展方向的变化,这个大局不定,很多事情是很难做的。是不是阿里云介入这个领域,今天就不跟你合作了?想太多了。怕是竞争力的问题、是思维的问题,把自己放在小小的圈子里,任何一点点改变都怕,不要做业务了,不要做生意了,不要做公司了,怕都可以把你怕死。

相关文章
阿里巴巴集团急刹车!决定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
阿里巴巴集团急刹车!决定不再推进云智…
阿里巴巴6月份季度业绩:优酷总订阅收入同比增长5%
阿里巴巴6月份季度业绩:优酷总订阅收入…
阿里云容蓓:DCDN助力云原生时代的应用构建及最佳实践
阿里云容蓓:DCDN助力云原生时代的应用…
张勇宣布!阿里云智能集团将实现从阿里巴巴集团分拆并完成独立上市
张勇宣布!阿里云智能集团将实现从阿里…
张勇全职投入阿里云智能业务,蔡崇信、吴泳铭接任阿里巴巴董事长及CEO职位
张勇全职投入阿里云智能业务,蔡崇信、…
『阿里云』陈新:源于加速,不止加速——10年沉淀,破局改变
『阿里云』陈新:源于加速,不止加速——1…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