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很多外国人意外的是,中国科技巨头百度推出的自动驾驶平台Apollo,在过去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居然在自动驾驶的游戏中一路通关成为头号玩家。
自动驾驶汽车的概念早在1939年就提出来了,然而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得益于计算机、人工智能、机器人控制等技术方面的突破,自动驾驶汽车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谷歌、英特尔、Uber、特斯拉、福特、通用、宝马……我们可以数出一连串无人驾驶领域的玩家。不过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在前几年,无人驾驶领域的玩家都是外资企业,而中国企业则是最近几年才开始介入。
然而,让很多外国人意外的是,中国科技巨头百度推出的自动驾驶平台Apollo,在过去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居然在自动驾驶的游戏中一路通关成为头号玩家。
自动驾驶领域的“安卓生态”Apollo计划
2017年4月19日,百度正式对外宣布Apollo计划,这是全球自动驾驶技术的首次系统级开放。从本质上来说,Apollo是一个完整的开放自动驾驶生态,可以帮助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
从架构上来看,Apollo平台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地图定位(Localization)、软件算法(Open Software Platform)以及云服务(Cloud Service Platform)。从官网上我们可以了解到,Apollo平台给合作伙伴提供技术领先、覆盖广、高自动化的高精地图服务,还有全球唯一开放、拥有海量数据的仿真引擎,更有全球开放数据量第一,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驾驶算法End-to-End。
当然我们都知道,自动驾驶光靠软件是不够的,Apollo要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动驾驶平台,还需要足够多的芯片、传感器、整车架构等硬件来支持它的软件算法。因此,百度选择与国内外汽车供应商以及主机厂合作,由百度提供软件平台,汽车供应商提供硬件集成与最终生产,最后产出主机厂能够在其汽车产品上落地的模块。
百度将这些与供应商合作生产的硬件模块统称为“参考硬件平台”(Reference Hardware Platform)和“参考整车平台”(Reference Vehicle Platform),其中包括计算单元、GPS、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以及HMI设备等。百度并不会直接生产这些硬件,而是提供参考方案及参考能力,最终把这些产品量产的还是供应商。
在Apollo平台的支持下,合作伙伴可以更快地研发、测试和部署自动驾驶车辆,参与的合作伙伴越多,积累的行驶数据就越多,与国外厂商的封闭系统相比,Apollo能以更快的速度成熟,让每个参与者得到更多受益。
百度意欲将Apollo打造成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安卓,这个自动驾驶开源思路算得上是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的首创,据报道,欧美科技界对Apollo的进度与模式特殊性都有极高评价。
Apollo计划的重要时刻
早在Apollo计划发布之前,百度就已经开始在自动驾驶领域布局:
从2015年开始,百度大规模投入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研发,2015年12月就在北京进行了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全自动驾驶测试;
2016年9月,百度获得了美国加州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同年11月,百度在浙江乌镇开展了开放道路的无人驾驶汽车试运营。
2017年4月19日,百度就正式对外宣布了Apollo计划,当时业界评价很高,但百度并没有发布什么实质的东西。
直到2017年7月5日,Apollo1.0版才真正发布,这可以说是Apollo计划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1.0版本里,百度开放了封闭场地循迹自动驾驶能力、自定位能力和端到端等非常有价值的数据。
2017年9月20日,百度发布了Apollo 1.5版本,重点开放障碍物感知、决策规划、云端仿真、高精地图服务、端到端的深度学习(End-to-End)等五大核心能力,其中前四种能力均为首次开放。基于1.5版本打造的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支持昼夜定车道自动驾驶,可实现夜间环境下的障碍物识别,以及非典型交通场景下的异性障碍物识别。有媒体声称,这才是Apollo 1.0原本该有的能力和样子。
2018年1月9日,Apollo 2.0版本上线,它已经可以支持简单城市道路的自动驾驶。Apollo 2.0版还推出了场景化、商业化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全面支持英特尔、英伟达、NXP、Renasas四大主流计算平台,标志着Apollo平台包括云端服务、软件平台、参考硬件平台,以及参考车辆平台在内的四大模块已全部启动。
2018年4月19日,在宣布推出Apollo计划整整一周年后,百度对外发布Apollo 2.5版本。在最新版本中,百度主要进行了四大方面的更新:第一,更多场景:Apollo2.5版本支持限定区域视觉高速自动驾驶,解锁高速公路场景。开放视觉感知、实时相对地图、高速规划与控制三大能力;第二,更低成本:Apollo2.5提供了更低成本的传感器解决方案,通过基于摄像头的视觉感知方案,传感器成本可较此前降低90%,大大降低了自动驾驶研发门槛;第三,更多车型:Apollo2.5新增卡车物流应用场景,再度扩宽了其商业化想象空间,目前可以支持乘用车、卡车、巴士、物流车、扫路车等多种车型;第四,更高性能:发布了Dockerfile、DreamView可视化工具、Apollo Drive Event数据采集器、Apollo高精地图数据采集器和Apollo Cloud Simulator等五大开发工具,进一步提升开发者研发效率。
根据规划,Apollo在2018年还将更新至3.0版本,到2019年升级至4.0版。
Apollo的百家合作伙伴
在Apollo周年庆的活动上,百度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宣布了Apollo计划的第100家合作伙伴——比亚迪。当然,吃瓜群众对这两家企业的合作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在201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上,在港珠澳大桥上上演的自动驾驶汽车表演,主角除了百度和它的自动驾驶合作小伙伴,还有比亚迪。
在Apollo官网上,我们找到了这份长长的朋友圈名单,其中不乏各界大咖:整车及零配件制造商福特、戴姆勒、北汽、一汽、奇瑞、比亚迪、金龙客车、博世、大陆、采埃孚;传感器及芯片制造商Velodyne、Intel、英伟达;服务器供应商微软;运输服务提供商首汽约车;自动驾驶系统供应商智行者、Momenta等。
经过分析后我们发现,Apollo的小伙伴中,80%是自动驾驶零部件、芯片、雷达、摄像头以及科研机构,剩下的20%才是整车厂。但是这80%中的每一家名号念出来都无疑给Apollo生态做背书:百度和博世的签约是在中德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之下进行,博世是全球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巨头;英伟达是人工智能芯片老大;Velodyne LiDAR则是激光雷达的鼻祖……
目前,Apollo生态在合作宽度上已辐射OEM、Tier1、核心供应商、出行服务商、新兴公司、基金投资机构,相关政府及研究机构,其中,海外企业及机构占比近30%。
百度的Apollo计划凭什么吸引到那么多重量级的合作伙伴?作为自动驾驶最大的市场之一,中国无疑是供应商巨头们的必争之地,在中国,百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合作伙伴,其在汽车产业、人工智能和地图测绘这三大自动驾驶关键技术中拥有不可忽视的优势:
首先,庞大的中国汽车产业进入自动驾驶时代具有万亿级美元的潜力,没有任何公司会不动心;
其次,百度的人工智能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谷歌、Facebook和OpenAI三家公司,在中国更是另竞争对手难以望其项背;
第三,百度是拥有高清地图牌照的13家公司之一,曾有外媒称任何一家在中国推出自动驾驶汽车的公司路测都需要与拥有牌照的地图公司合作。
自动驾驶领域的真正变革
自动驾驶作为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工程,涉及的技术也非常多。自动驾驶技术核心原理是通过采集路面情况的图像,程序做出判断,进而控制车辆行进。因此,自动驾驶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对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要求极高。
从目前自动驾驶领域的不同玩家来看,传统汽车厂商擅长造车,但是在软件、算法、互联网内容等一系列技术和服务层面上都缺乏经验,而科技巨头却恰恰相反。比如奥迪、宝马等厂商所谓的“自动驾驶技术”其实都并非自家自主开发的,而是和Delphi、Mobileye这样的厂商一起合作研发的。而谷歌、百度等企业的自动驾驶汽车则都是通过改造传统汽车而来。
汽车制造是百年工业,互联网厂商很难自己直接撸起袖子就去自行造车,最好的方案还是和汽车厂商合作,通过自己的长板去逐渐推动汽车产业走向自动驾驶和智能化的未来。而百度的Apollo计划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联合各家掌握自动驾驶各项核心技术的企业,开发出一套完整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让未来的整车厂商可以像“交钥匙”一样,拿到这套系统便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二次开发,就像今天的手机厂商使用安卓系统一样。
Apollo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让汽车厂商可以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这样就可以提高效率,减少走弯路的成本。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实际上降低了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成本,让更多汽车厂商可以参与其中,促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普及。
更重要的是,对于目前仍处于混沌状态的自动驾驶领域而言,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对于技术标准的统一有着重要意义。很多协议、接口都能够在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标准下实现统一,不仅为未来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联网打好基础,或许还会成为自动驾驶汽车普及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