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里云降价 看云服务商对CDN营收与商业本质的博弈

从阿里云降价 看云服务商对CDN营收与商业本质的博弈-DVBCN
6月7日,阿里云在2018云栖大会上海峰会中宣布,开启新一轮核心产品降价,降幅最高可达到50%。其中包括弹性计算ECS、对象存储OSS、表格存储、性能测试PTS等。
 
阿里云的宽带由2015年的0.96/Mbps/天到2016年0.72元/Mbps/天,2017年11月22日再次降价到0.54元/Mbps/天,降幅高达25%。流量单价下降,最低只需0.15元/GB。
 
而2018年的峰会中,对象存储OSS统一降至0.12元/GB/月,刷新了云计算行业的最低价。
新一轮调价后,ECS的多款实例价格下调了8%—24%,对象存储OSS的标准型存储单价下调18.9%,表格存储按量读写及资源包最高下调50%,模拟海量用户真实业务场景的性能评测PTS铂金版降价40%。
 
从阿里云降价 看云服务商对CDN营收与商业本质的博弈-DVBCN
而这次降价很显然是对几周前腾讯云2018云+未来峰会上宣布的云产品全线降价的强势回应。在云服务领域,AT的价格拼杀、激烈厮杀还在继续。
 
从阿里云降价 看云服务商对CDN营收与商业本质的博弈-DVBCN
降价背后的原因

 

而本次降价,无论是腾讯云还是阿里云,背后主要还是有三个原因的推动。无论何种改变,运营商最基本的需求还是创造营收,云服务作为2B行业,和2C行业不一样的地方在于,2C行业至少还有两个最重要的指标,那就是日均用户活跃数,也就是行业内常说的“日活”,另外一个就是“营收”,对于2B行业来说,营收就是最核心的指标,因此无论出于什么,创造营收都是云服务公司的第一要务,而降价促销,在各个厂商的眼里,就是增加营收最便捷的道路之一。

 
在创造营收之外,对于市场的抢占也是各大厂商重要的关注点。根据《用云量与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18)》的数据显示,2017年下半年全国“用云量”总量较上半年增长66.5%,年化增长率为133.1%,2018年一季度增速再上台阶,较去年同期增长138.6%。如此迅猛的涨幅,自然也推动了云服务厂商对于行业,对于市场的抢占,而降价,也就成了各大厂商抢占市场的首选。
 
而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阿里云,还是腾讯云,隔三差五的在CDN领域降价,显然已经违背了商业的本质和商业的规律。简单的来说这些厂商就是在用烧钱的方式得到最大营收,以此来抢占市场,从而从资本市场里获得更大的估值,以及更多的资金支持,由此继续投入到进一步的降价之中,以此循环,达到最大程度的创收。
价格触底后的思考
 
从这场博弈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经验丰富的阿里云相比于腾讯云更老道一些。CDN的成本刚性本来就比较强,短期内的降价是会带来一些客户和营收,但是不断的降价也会带来巨额的亏损。当资本火爆时,用资本杠杆的力量快速成长是可行的,但是当资本冷却、价格到底时,还保持着这种不符合商业价值的价格战时,就值得商榷了。
 
相关文章
阿里巴巴9月份季度业绩:优酷运营亏损逐步减少,云智能集团收入为296.10亿元
阿里巴巴9月份季度业绩:优酷运营亏损逐…
北京商务局发实施方案:取消IDC、CDN、ISP等电信领域外资股比限制,积极推动外资企业申请资质
北京商务局发实施方案:取消IDC、CDN、I…
腾讯云入选2023 Gartner分布式云报告 【附下载】
腾讯云入选2023 Gartner分布式云报告 【…
阿里巴巴集团急刹车!决定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
阿里巴巴集团急刹车!决定不再推进云智…
阿里巴巴6月份季度业绩:优酷总订阅收入同比增长5%
阿里巴巴6月份季度业绩:优酷总订阅收入…
阿里云容蓓:DCDN助力云原生时代的应用构建及最佳实践
阿里云容蓓:DCDN助力云原生时代的应用…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