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运营商的数字商业转型将由网络重构开始,需要从设备、网络、业务和运营4个方面升级和云化网络,将整体网络彻底转型为“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的架构,所有的网络功能和业务应用都将运行在云数据中心上。
“云是联接、云是服务、云是变革、云是信任、云也是生态,云是一个大时代”,云2.0时代已然到来——在你看得到或看不到的地方,数字化变革正在所有行业发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现实世界;预计在未来10年,85%的企业应用都将迁移到云上。无论是“围墙花园”被打破后市场倒逼的应对之举,还是主动拥抱未来加速向综合智能信息服务提供商迈进,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共同选择。
以云为核心的网络重构是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前提。一方面,数字服务的提供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架构的弹性、网络运维的敏捷程度,以及与此相关的组织与能力构建;另一方面,一条能够满足消费者ROADS需求、“随云而动”的管道,亦是运营商参与垂直行业竞争、重整价值链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虚拟化只是开始,网络云化演进难以一蹴而就。同时,这样的转型跨越了IT与通信,既要实现IT领域的开源开放能力,也要延续通信行业的严谨可靠,并最大限度保障运营商的已有投资。而过长的多厂商集成时间和复杂的跨层故障定位等新问题的出现也将带来严峻挑战。运营商如何重新点亮网络基础设施、真正释放管道能力,并以此为引擎驱动下一轮价值增长和商业发展,需要整个行业共同来探索。
从转型热潮说起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近年来通信行业最鲜明的主题。领先运营商也纷纷提出并启动了转型计划,诸如AT&T的Domain 2.0、西班牙电信的UNICA、德国电信的PAN-EU,以及中国移动的大连接战略和中国电信的转型升级3.0等;各大技术提供商亦围绕于此做出技术规划、定制解决方案。
转型热潮源于运营商面临的现实压力,也来自其用户需求的变迁。伴随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加速融合,今天的通信市场正处于变革的阵痛期。人口红利渐逝、传统业务遭到冲击、流量营收陷入“剪刀差”,这些都已成为高悬于运营商乃至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今年春节假期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仅为2015年的三分之二,手机用户消费的移动互联网流量则是2015年的2.6倍,由此可见一斑。
在全社会的信息化过程中,业务和应用由原先的计算机和网络生态系统定义,转变为由用户体验描述;而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行为也经历着深刻变化,对互联网的依赖性与日俱增,这种改变带来的影响是全行业性的。
互联网化的体验需求被华为总结为ROADS,并成为行业共识,即实时(Real-time)、按需(On-demand)、全在线(All-online)、个性化自助(DIY)和社交分享(Social)。这要求运营商具备更加敏捷的运营能力,并构建开放、合作的生态系统,以支撑网络能力开放、缩短业务上市周期、降低运营成本,以及推动数字业务创新等商业目标。
2B的风口
正如华为运营商BG总裁邹志磊所言,“云是一个百年大时代,其纵深将远超我们的想象。市场会细分,任何一家有作为的公司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数字洪流带来的不只有挑战,各种新兴技术走向成熟、新业务和新应用不断涌现,也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回顾信息产业过去的发展历程,产业转型可归纳为3波浪潮。第一波是在2000年以前,整个产业的发展以网络为中心,网络设备商是绝对的主角,思科曾以5500亿美元一度成为市值最高的公司;第二波是从2000~2015年,产业转型为以水平应用为中心,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崛起,在美国出现了谷歌(Alphabet)、Facebook和亚马逊,在中国则造就了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而第三波转型浪潮则是从今天到未来的20~30年,产业发展将以垂直生态为中心,这次变革的核心是传统产业的升级。
数字经济的发展之快远远超出人们预期、全联接世界正逐渐成为现实。在视频和云计算等趋势下,只要把握机会,运营商亦有望重回价值链顶端。例如随着人们沟通和体验方式的变化,视频已经成为普遍性需求,占据50%以上的网络流量,且在未来的3~5年中将进一步增长至80%。如果运营商不去主动拥抱这一变化,这将变成一个巨大的负担,而反之则有可能将之打造成新的基础业务。
更广袤的市场将出现在垂直行业,上万亿规模的新“蓝海”正在形成。“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宣布的新工业革命正在到来,互联网将作为一个关键的要素嵌入到传统行业中,并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这并非互联网对各个行业的渗透(互联网+),而是各个行业充分借鉴互联网模式的升级(+互联网)。到2025年,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市场空间预计将达到1.5亿美元。垂直行业的视频应用也将迅猛发展,在不远的将来,视频将贯穿人的一生、应用于各行各业,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体验。
运营商参与垂直行业竞争有着先天优势——在业务所在地具备良好品牌、拥有全国性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机房,以及广泛的政企/大客户资源等诸多长处,例如,德国电信、英国电信和Orange等不少运营商自身都运营有独立的企业业务。
事实也证明,国内基于互联网的企业服务市场2015年以来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而在西方发达国家,2B领域更是早于中国市场成为投资者、创业者和科技巨头的兵家必争之地。未来,运营商还将有机会为企业客户打造电信级的云数据中心,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云专线和云安全等一系列电信级B2B业务。例如,德国电信即携手华为抢滩云服务市场,于今年3月在CeBIT展上宣布正式商用了“开放电信云(Open Telekom Cloud)”。
不可忽视的是,经过过去数十年的建设,全球运营商在网络基础设施上沉淀了数万亿美元的投资,网络架构转型也意味着将重新释放出这些基础设施的巨大价值。
迈向未来网络2020
数字世界的根基在于网络,运营商成为数字社会使能者的关键同样在于网络。但与此同时,传统“竖井式/烟囱式”的网络架构越来越难以适应云时代,在资源共享、敏捷创新、弹性扩展和简易运维等方面均存在明显不足,甚至成为业务创新与发展的桎梏。
数字商业转型由网络重构开始。首先,视频和云驱动着数据中心流量激增,到2019年预计将达到10.4ZB,网络必须能够支持海量流量的承载;其次,随着内容向数据中心集中,网络流量模型也在发生变化,向着“以数据中心为中心”迁移;同时,新的应用如物联网的逐渐普及,对网络业务能力的多样性也提出了新的需求。从最终用户角度出发,尽管带宽的提升仍是最基本的诉求,但如何快速响应不同用户、不同业务以及不同时间段对网络的动态需求将成为新的挑战。
不可忽视的是,经过过去数十年的建设,全球运营商在网络基础设施上沉淀了数万亿美元的投资,网络架构转型也意味着将重新释放出这些基础设施的巨大价值。
面向2020的敏捷架构将成为运营商的重要保障,为运营商建设“以用户和应用为中心”的网络运营能力提供支撑。根据华为发布并获得业界普遍认可的“全面云化”战略,运营商需要从设备、网络、业务和运营4个方面升级和云化网络,实现硬件资源的池化、软件架构的全分布化和系统的全自动化。在该战略下,整体网络将彻底转型为“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的架构,所有的网络功能和业务应用都将运行在云数据中心上。
作为推动网络向“未来网络2020架构”演进的重要驱动力和基石,SDN和NFV分别从“软件定义”和“虚拟化”两个不同的维度描述了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代表了革命性的架构创新。前者侧重于网络能力的开放,实现对业务需求的灵活和动态支持;后者则关注基础服务架构的统一,并进一步通过“云化”实现物理资源的弹性分配。通过SDN/NFV技术对网络进行软件定义和云化改造,将使网络成为业务的高效使能平台。
早在2013年,AT&T便制定了名为Domain 2.0的庞大网络重构计划,旨在改变传统的以硬件为中心的网络构架,转向应用SDN/NFV的虚拟化网络,其规划是到2020年实现75%网络的虚拟化;沃达丰也在2013年提出了“Everything moves on Cloud”愿景,致力于将包括网络功能、消费者和垂直行业应用以及内部IT系统在内的所有一切迁移至云上,从而降低成本、敏捷运营、加快新业务上市速度,同时获得进入更广阔市场的机会。
2015年7月,沃达丰携手华为在意大利推出了全球首张商用云化VoLTE网络。
国内3大运营商亦将基于SDN/NFV的网络架构转型视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中国移动的NovoNet2020愿景即希望融合NFV和SDN等新技术,构建一张资源可全局调度、能力可全面开放、容量可弹性伸缩,以及架构可灵活调整的新一代网络;中国联通通过CUBE-Net2.0白皮书诠释了其对未来网络演进的构想,提出引入SDN、NFV和云等新技术,实现网络架构的重构,以增强网络服务能力并降低网络运营成本,实现网络健康发展;而中国电信今年6月在世界移动大会(上海)期间提出的转型升级3.0中,亦宣布要引入SDN、NFV和云等新技术,打造简洁、集约、敏捷和开放的新型网络,实现网络和IT的融合与开放。
虚拟化只是开始
目前,NFV等技术已经可以协助运营商有效实现ICT网络设备硬件的标准化和虚拟化,但虚拟化只是开始,网络的云化演进亦难以一蹴而就,这将是一个长周期、分阶段和渐进式的过程。同时,这样的转型跨越了IT与通信,既要实现IT领域的开源开放能力、也要延续通信行业的严谨可靠,且最大限度保障运营商的已有投资。
根据业界共识,网络层面的云化将遵循从控制到转发、从核心到边缘、从增量到存量的顺序;而华为将运营商网络云化转型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虚拟化(Virtualization)、云化(Cloudification)和原生云(Cloud Native)。
虚拟化阶段的时间跨度为2013年至今,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实现软件与硬件的解耦,通过使用经过验证的IT技术和通用硬件来提高整个网络的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但由于虚拟化只能做到软硬件的基本解耦,整个系统的弹性和灵活性还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既然单纯的虚拟化无法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效用,运营商必须考虑对整个软件系统做出重构解耦,增加自动化与编排协同,以实现整个系统灵活性与弹性的最大化,同时进一步提升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性能。从2015年开始,运营商和个别技术提供商尝试借助软件的进一步重构解耦,将软件系统变成更小颗粒的软件服务,例如负载均衡、无状态业务逻辑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库等。这些更小颗粒的软件服务可以分开部署,分别具有弹性调度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个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云化阶段的发展特征也符合软件颗粒小型化的行业趋势,是整个网络向全面云化演进的重要必经阶段。
原生云阶段最早将始于2017年,在网络云化的基础上,将引入网络切片、敏捷基础设施、微服务和容器技术等颠覆性技术,构筑全新的ICT运营模式实现的敏捷商道,实现运营商、第三方开发者和终端用户多方共赢的局面。
数字化转型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具有高投入、高门槛、高风险和长周期——“三高一长”的特点。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运营商亟需对未来趋势有所洞悉、兼具相当电信和IT实力的合作伙伴与之共同前行。基于过去数十年来在通信和IT上的创新投入与积累,华为接连提出了未来网络架构SoftCOM和“全面云化”战略,为转型指引方向;在推动SDN/NFV等关键技术的成熟与商用上,华为亦走在最前沿,已携手全球40多家运营商开展了超过30个SDN商用合作和60多个NFV商用合作;针对2B的巨大商机,华为更提出了CloudVPN这样针对运营商发展企业数字化业务而定制、涵盖了3大典型业务场景(云数据中心、云专线和云增值服务)的端到端解决方案。相信在华为这样的技术提供商助力下,运营商将真正实现向原生云的跨域和网络潜力的复苏,并最终成就数字化转型成果向商业价值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