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网络视听新媒体创新创意频出,继续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我们用以下5个关键词解读年度行业发展趋势特点。
第一:优化
管理日益优化,行业发展更加有序
2016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文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等一系列指示精神,网络视听新媒体的管理日益优化、行业发展更加有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年在网络视听领域共出台6个重要文件,包括1个部门规章,5个规范性文件。
管理是为了发展。网络视听新媒体是互联网与广播影视融合交汇的产物,兼具互联网、传媒、文艺等多重特征,需要遵循多重规律。行业管理思路中,既呈现出对视听新媒体创新创意的认可与鼓励,又强调在求新求变中绝不能迷失方向,守底线、攀高线,将“劣币”逐出市场,给“良币”更好的发展空间。
第二:强劲
用户、产业规模双双增长,网络视听市场需求强劲
用户规模:近年来,网络视频用户规模持续维持高位增长。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45亿,占网民总数的74.5%,其中,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为接近5亿。用户总数已跃居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等娱乐类网络业务首位。
产业规模:据综合估算,2016 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预计为 2295 亿元,同比增长 21%。其中,在线视频广告市场规模预计375亿元,同比增长30.7%,处于网络广告市场主要增长点的第一梯队,呈现出旺盛的市场需求,也反映出产业链各方对网络视听领域的乐观判断。
第三:提质
内容“买买买”势头减缓,原创意识与精品意识增强
原创节目保持较快增长势头。2016年,全国网络原创节目产量继续快速增长。截至11月中旬,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备案网络剧4298部16638集、微电影(网络电影)4442部、网络动画片182部、网络纪录片127部、网络栏目1410档。整体而言,版权购买依然是各主要视频网站最主要的节目内容获取方式,但自制节目的支出占比已经明显增大。
精品意识逐渐增强。2016年,网络自制节目整体在专业性、观赏性、艺术性上均有明显提升,自制内容朝专业化、精品化、差异化方向发展。涌现出一批见人、见事、见精神,寓教于乐、富有感染力的网络剧;“井喷式”发展的网络综艺也推出一些视角新颖、手法创新,有底气、接地气、聚人气的优秀节目;网络大电影虽仍有一些作品在低质量、低品位徘徊,但一批具有经验、人气的团队已经逐渐走上精品路线。
第四:多元
新技术层出不穷,业务形态日趋多元
201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元年”、“网络直播元年”、“网络综艺元年”……这么多“元年”,也从另一个层面展现出网络视听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求新求变的基因内里。
虚拟现实(VR)、网络直播、移动音频、短视频、人工智能等发展抢眼,频频引爆资本市场。以VR为例,国内全年共出现140余起VR产业投资,总金额近44亿元;VR行业内的企业数量从200余家增长至1600家以上。同时,弹幕、“UP”等新玩法、新方式不断丰富网络视听服务形态,倒逼内容与平台创新发展。
第五:生态
“跨界”成为常态,生态战略体系已成布局重点
"生态",这个生物学的概念最能体现近几年网络视听新媒体发展的特点及趋势。它强调的是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在网络视听领域,生态布局是内容、渠道、终端、平台产业链各环节内外的互动融合,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以知识产权(IP)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布局、多商业模式探索。
2016年,版权内容与网生内容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更深入地互动融合,“先台后网”、“网台同步”、“先网后台”多种方式彼此借力,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和话题周期;制作领域,传统制作公司与新兴制作团队在“触网”、“触电”中频频“跨界”、优势互补,推动内容创作生产的专业化、精品化;原创节目内容生态建设领域,网站自制、UGC升级、强化自频道、借用自媒体资源等多种方式协同发力,为丰富网络视听文艺添砖加瓦;商业模式领域,围绕粉丝经济打造IP生态闭环,网络剧、网络电影、电视剧、电影、动漫、演艺活动、衍生品等多方打通,丰富IP变现场景。从广告到付费,从付费到长尾,商业模式越发多元。终端渠道领域,多屏分发已成现实,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推进,“无屏化”渐显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