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承载标准SPN、M-OTN前后脚立项:专家呼吁应尽可能共用产业链!

目前5G已成业界热议话题,在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时代,5G是非常关键的技术。且5G相比4G,业务场景多种多样,对5G承载网带来巨大挑战。5G传输,承载先行并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当前5G承载网的部署时间已经十分紧迫,中国运营商肩负着更重要的使用,正加班加点,只争朝夕,不断推动5G承载网的商用进程。
 
5G承载标准SPN、M-OTN前后脚立项:专家呼吁应尽可能共用产业链!-DVBCN
 
日前,由中国电信主导的5G承载技术M-OTN及中国移动主导的5G承载技术SPN标准前后脚立项,也进一步说明了5G在加速成熟。而且无论是SPN还是M-OTN技术的“朋友圈”都在迅速壮大,这也增加了中国在5G的话语权。
 
5G加速成熟:SPN、M-OTN前后脚立项
近日,国际电信联盟第15研究组(ITU-T SG15)全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中国电信主导的5G承载技术M-OTN(Mobile-optimized OTN)的核心标准“25G/50G OTN接口”成功立项;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主导并联合中兴通讯等国内外主要厂商提出的SPN技术通过ITU标准立项。
 
M-OTN是以OTN技术为内核的创新技术,主要特征包括25G和50G线路接口技术、单级复用、灵活时隙结构、极简运维能力等。M-OTN的目标是提供低成本、低时延、低功耗的综合业务承载方案,支撑未来移动网络的规模商用部署。M-OTN国际标准成功立项为基于OTN的5G承载网络的广泛部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全会成功立项的M-OTN标准名称为G.709.25-50 “25G and 50G OTN interfaces”(25G和50G OTN接口)。该标准将定义新的25G和50G OTN帧格式、映射和复用方式等内容,以便于使用可插拔以太网模块来降低设备和网络成本。这些接口将主要用于城域网,包括但不限于承载5G、专线等业务。
 
SPN是中国移动面向5G承载提出的创新技术体系。以切片以太网内核为基础的新一代融合承载网络架构,具备低时延、大带宽、超高精度同步、灵活管控等技术优势,同时兼容以太网生态链,具备低成本的特性。
 
本次会议期间,中国移动牵头就SPN技术体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经过激烈的会议辩论,与会专家普遍认为,SPN在技术前瞻性、5G传输能力、关键技术可行性及产业化等方面有很好优势,最终实现了SPN转发面技术的G.mtn标准立项。未来,中国移动还将继续推动SPN的技术架构、保护机制、同步方案和网管信息模型等进行立项,期望未来形成新的传送网标准体系。
 
业界两个主流的5G承载标准前后脚立项,说明了5G在加速成熟。5G商用,承载先行。随着5G商用的加速,业界对5G承载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朋友圈”日趋壮大:中国话语权加重
 
全球5G竞赛已经开始,各大通信运营商都在努力争取5G话语权,但要在短期内从标准到实现商用绝非易事。纵观整个产业发展,在5G承载的标准方面,中国话语权加重,无论是SPN还是M-OTN技术的“朋友圈”都在迅速壮大。
 
“目前,SPN已形成国内外厂家广泛参与的良好产业形势。中国移动已于近期实现SPN多厂家互通。”中国移动研究院蔡谦表示,“在产业链各环节合作伙伴的通力协助下,SPN试点已经具备网络环境,将于近期开始面向端到端的关键功能及技术验证,形成端到端网络能力。2019年,将进一步开展面向商用的规模试点测试。”
 
“中国移动5G传输已经准备就绪,SPN即将开启承载新时代。”而目前SPN的好朋友名单越列越长。
在芯片方面,华为、中兴、烽火完成自有芯片研发,博通、Centec等发布SPN芯片。在模块方面,多个国内和国际厂商已经推出大容量灰光、彩光模块。在测试仪表方面,主流仪表厂家发布支持SPN测试仪表,思博伦、IXIA、VIAVI等支持SPN测试。中国移动SPN技术因其卓越的功能和性能赢得了业界的关注,多个国外运营商和设备商对SPN表现出浓厚兴趣。
 
中国电信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厚积薄发并取得突破,为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的产业升级和商业成功打下坚实基础。在ITU-T标准稳步推进的同时,中国电信推动的基于OTN的5G承载方案也有了实质的测试进展。
 
近日,中国电信在北京研究院成功完成了基于OTN的5G前传承载的第二阶段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一根光纤承载一个基站及综合业务接入的解决方案(One base station, One fiber)已经成熟,具备商用规模部署条件。这是继中国电信主导推动25Gb/s单纤双向(BiDi)光模块完成技术可行性验证和行业标准初稿,实现节约50%前传光纤资源(One cell, One fiber)以后,中国电信在承载前传技术创新领域取得的第二座里程碑。
 
在中回传方面,中国电信已经完成了基于OTN的5G中回传承载方案的技术规范,目前正在进行实验室测试。在通过实验室测试后,将迅速推进现网试点验证和规模应用,为中国电信移动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与此同时,M-OTN在国际上也赢得了不少运营商和制造商的认可。在国际上获得了日本KDDI、德国电信(DT)、意大利电信(TIM)等国际Tier-1运营商,以及华为、中兴、烽火、Microsemi等公司的大力支持,代表了国际主流的5G承载标准方案,证明了中国电信在移动承载核心领域开放创新、引领通信产业发展的能力。
 
虽“因地制宜”,更应尽可能共用产业链
 
实际上,除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外,中国联通也快马扬鞭地开展5G传统承载方案的论证和试验。
 
在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唐雄燕看来,满足5G承载需求是城域承载网发展的重要目标。从整个5G承载的角度看,传送承载网络分为两个层面,核心汇聚层和接入层。由于城域承载网的两层不完全与5G网络的前传、中传、回传一一对应,因此城域承载网两大层面的技术手段不强求端到端的统一性,但希望利用SDN技术实现网络业务端到端的编排。城域承载网建设根据5G等业务需求逐步演进,不强求一步到位。
 
在接入层,中国联通考虑强三层的IP技术,提出组网速率分步提升以及IP和OTN在电层独立组网;在核心层,中国联通将沿袭4G网络所采用的IP RAN承载方案,在网络的开放性、兼容性和产业成熟度更强,同时中国联通引入PeOTN技术,可实现多业务综合接入,支持分组业务、分组透传业务以及传统TDM业务。成本和可维护性的选择承载网方案的关键要素,中国联通拟进行不同方案的实验。
 
由于三大运营商的4G承载网络现状存在差异,因此5G承载的技术演进路线会有所不同,技术方案选择的决定因素需重点考虑网络综合成本和产业成熟度。
 
业内专家表示,“技术标准不同,不能简单的是认为产业分裂,而是各自的资源禀赋不同,会有不同的技术选择。”
 
据了解,三大运营商各自的5G承载方案均能满足5G网络eMMB、mMTC、uRLLC的业务场景, 从业务和用户角度并不会有太大差别,4G时代三家运营商的承载方案也不一样,运营商主要根据自家的网络和业务情况推承载方案,比如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就比较重视光纤技术的发展。
 
该专家最后还是呼吁,“尽可能的共用产业链,降低成本,加速成熟。”因为,不同方案并存势必会造成产业成本升高,同时在维护方面也带来考验,进而设备商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大的设备商会选择分别针对不同运营商做不同解决方案,小的设备商由于精力有限更可能与一家运营商进行合作。
相关文章
四川省:2027年算力总规模达到40EFLOPS,5G基站总数达32万个
四川省:2027年算力总规模达到40EFLOPS…
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5万个,稳步推进工业5G独立专网试点
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5G+工业互联网”项…
电联共建共享新战绩:累计节省投资超3600亿元,建成超137万个5G中高频基站
电联共建共享新战绩:累计节省投资超360…
【前沿】专家学者话6G:从刚需、标准、试验等视角看6G网络
【前沿】专家学者话6G:从刚需、标准、…
中国工程院邬贺铨:6G网络服务要以刚需为本,重视AI对6G系统影响、不宜高估对频效和性能贡献
中国工程院邬贺铨:6G网络服务要以刚需…
湖北共建成5G基站16.38万个,开通5G RedCap基站3.71万个
湖北共建成5G基站16.38万个,开通5G Red…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