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正式商用,虚拟运营商正式迈入2.0时代。面对未来,虚拟运营商怎样才能把握行业机遇?国内移动转售市场格局又会因此出现哪些变化?在近日召开的“新市场 新格局”虚拟运营商主题沙龙上,参会的业内专家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潜力巨大,挑战也不少
2018年底,中国移动转售在网用户数突破了8000万,这个数字在2017年底时刚突破6000万,这意味着国内虚商用户正在以每年两千万的速度增长,发展势头很不错。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许立东表示,目前工信部给三大运营商下发的专用号段总共达到5亿,相对于目前在网的8000万用户规模来说,移动转售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对于虚商当前的状态,许立东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第一阶段,即刚刚起步,业务发展特征是拉动用户快速增长。随后的第二个阶段才能更好地体现用户价值,迎来收入的高速增长阶段。
在许立东看来,虚商从1.0阶段转向2.0阶段将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2017年及之前,整个行业收入和在网用户数的增长是高关联的,行业收入保持着比较良性的增长。但是从2018年1月份开始,尽管用户数一直在增长,但虚商行业的收入却缩减了6%。“究其原因,要从业务和市场趋势的角度来分析。”许立东说。
2018年,国家取消了国内长话费和流量漫游费,于是运营商主打的长漫结合诉求大大减弱了,语音业务量在2018年整体负增长了16%,虚商的用户话音业务量也随之出现了负增长。许立东表示,尽管移动数据业务还保持着较快增长,但是没能弥补话音业务的下降幅度。
此外,整个虚商活跃用户MAU相当于基础运营商的四分之一,但数据流量却只相当于基础运营商的四十分之一,这与国外形成了较大差距。国外一些先进的虚商贡献的价值比例可以占到基础运营商的三分之一,一般也能占到四分之一左右。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大的落差,许立东认为还是虚商对数据流量的价值挖掘得不够。
“基础运营商的流量竞争非常激烈,导致流量零售价急剧下降,虚商的流量策略没有及时跟上。”许立东说。
行业经营情况向好发展
尽管2018年虚商行业面临着不少问题,但是在企业盈利还是合规经营等方面仍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许立东表示,虚商行业的盈利状况目前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改善。整个行业虽然整体上仍然是亏损的,但是亏损额已经比2017年缩减了90%左右,有19家虚商还在2018年实现了累计盈利,当年的净利润为正。
在合规经营方面,2018年下半年工信部对转售企业实名制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虚商用户登记的准确率达到了98.2%。此外,垃圾短信、骚扰电话、诈骗电话等现象在虚商和基础运营商的比例都在4到5%之间,信息安全的整体形势趋于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虚商行业格局正在呈现出明显的集中化趋势。根据统计,用户排名前十的虚商拿到了整个行业收入的70%左右,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收入比较集中。
许立东认为,由于国内虚商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所以企业都在努力追求用户规模的高增长,在用户的价值挖掘方面有所欠缺。“个人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存在的问题可以在虚商2.0阶段加以解决。”许立东表示。
环境改善,前景看好
对于虚商的未来发展,许立东认为整体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改善,未来前景很好。
一是号码资源充足。工信部向三大基础运营商发放的转售专用码号数量已经达到5亿,其中联通有2.4亿,另外两家各有1.3个亿。二是虚商的成本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关于批零倒挂的抱怨已经基本消失了。这是因为当资费低到一定程度时,用户已经对价格失去了敏感度。三是基础运营商对能力开放持积极配合态度。未来随着基础运营商之间竞争的加剧,能够带来新增长点的虚商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凸显出来。
2018年10月,国内三大基础运营商的移动业务收入总和首次出现负增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拐点,预计未来基础运营商的收入增长将继续面临很大的困难。对于基础运营商来说,最有利的对策是将利润很少的低端市场交给虚商来经营,从而节省大量的用户开发、维系成本,自身专注于经营高利润的中高端用户市场。这就为虚商提供了非常大的施展空间。
许立东认为,从2019年开始,虚商市场格局可能会发生洗牌。虚商下一个阶段需要在追求用户增长的同时,争取积淀更多的活跃用户,而不要片面地追求一次性用户,从而促进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另一方面,虚商也应该抓住流量经营带来的机遇。“如果能将流量转售与产品创新相结合,将过去的资源池模式为主转到某种套餐为主的模式,虚商的现金流将会更加充足一些。”许立东说。
许立东还建议,虚商还应该在转售业务之外,积极探索创新业务,比如物联网、企业通信等。基础运营商虽然强大,但是不可能深入到每一个行业分支,虚商则可以从自身的优势领域出发,寻求开展某些特色创新业务。“虚商不仅要上规模,还要实实在在地掌握实体渠道末梢网点,并具备一定技术创新优势,这样才会有光明的前景。”许立东说。
为此许立东建议,未来虚商可以重点探索三种模式:一是重点布局实体渠道,在此基础上拓展国际通讯、互联网、可穿戴设备等业务;二是将实体渠道与信息化主业融合发展,比如银行等机构来做虚商;三是专注线上渠道、拓展主业生态,比如小米、阿里、京东等将转售业务与自身主业生态结合拓展,从而产生良好的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