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摩根大通正在西雅图建立自己的云工程中心,成为首家在西雅图设厂进行云安全开发的美国大型银行。去年,该中心已经招募了50人,而今年计划再招50名员工。在2016年,摩根大通创建了自己的私有云;约两年后,又将部分应用程序移入了公有云。在云工程方面,一步一步前进。Business Insider介绍,云服务在大数据分析以及教计算机解析人类语言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深受银行的喜爱。
商业银行与科技巨头积极合作
无独有偶,国内银行在金融上云的路上也大踏步的前进着。此前,银监会曾在2016年发布的《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十三五”末期(2020年),银行业面向互联网场景的重要信息系统全部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其他系统迁移比例不低于60%。在此背景下,银行业拥抱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步伐持续加快,国内诸如阿里巴巴、腾讯等科技巨头携手银行的案例不胜枚举——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金谷农村商业银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等150多家银行都与腾讯云建立了合作。
如今,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是各家银行结合新形势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将有效帮助银行快速获得支撑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各项技术能力,有助于快速进行业务创新,同时降低创新试错成本,为更多企业级客户、个人提供具有吸引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接下来,银行还将依托科技公司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优势能力,继续推动金融服务场景的跨界创新和金融服务体验的持续升级,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智慧银行。
银行该选择私有云还是公有云?行业云了解一下
当银行选择上云之后,摆在眼前有两条路可以走:公有云和私有云。两种云的优势和劣势显而易见,银行如果选择公有云,一旦服务商被不法分子攻陷,那么所有客户都将受到影响,不仅仅是金融机构。22日,有媒体报道称阿里云平台出现企业源代码泄露,由于阿里云代码托管平台的项目权限设置存在歧义,导致开发者操作失误,造成至少40家以上企业的200多个项目代码泄露,其中涉及到万科集团、咪咕音乐、51信用卡旗下51足迹、百度无人车合作伙伴ecarx等知名企业,问题至今未完全解决。
银行如果选择私有云的话,则不能达到数据交互和共享。
那么这时候就需要一种既能规避公有云的一些安全漏洞,但是又突破了私有云不可交互和不可共享性缺点的云服务,“行业云”诞生了。行业云的定义区别于公有云和私有云,更像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云服务。它的定位可以是任何行业,这里主要是指金融行业。行业云可以针对一家银行做不到的事情,不仅限于银行业自身的业务,而是着眼于银行业合作的空白领域,为客户提供公共服务。
2018年3月7日,银监会牵头16家金融机构成立一家金融云公司——融联易云金融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简称“融联易云”),融联易云总部位于北京,注册资本3.2亿元,已于2017年9月完成工商注册。当行业需求与监管牵头全部到位以后,银行业的行业云未来可期。
不能止步金融云亟需完善生态圈
当一切都就绪后,金融云并不能止步于此,更需要一个专属的生态圈。这个生态圈是连接金融机构、监管机构、非金融机构、社会公众,构建合作共赢的生态圈。
生态圈如何搭建?
一、需要一个中立性、权威性的行业联盟,通过区块链的技术打通企业之间、银行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贸易金融业务线上实时交易。解决的是银行间可信性、交互性的问题。
二、需要打造一个融联信息平台,构建风险信息平台,实现行业风险信息共享。
以上这两点,由监管牵头的融联易云则有很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