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注定了将在未来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科技应用角色,在工业生产、娱乐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层面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因此其也上升为了国家级的战略。
技术为时代赋能,同时也应充分考虑不可控的一面,主要反映在人工智能在安全可控、法规伦理上的隐患,因此相关部门行业应做好权衡,在保证不阻碍技术合理研发应用的过程中提供以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行规的支持,进而为人类福祉共同努力。
李彦宏在发言中提了三点建议:明确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强化领军企业担当,加快人工智能伦理原则落地;加强国际交流,引领行业发展,凝聚全球共识。
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肯定,这是一个需要高额投入、长期培育的“烧钱”行业。经历了产业启动初期的洗礼之后,一些真正有实力从事这一行业的企业开始突显出来,人才在实践中也逐步得到了市场的检验。一方面市场对人工智能人才有了准确客观的认识,对“伪装”的人工智能企业和人才都有较高的辨识能力;另一方面,市场开始正本清源,提出人工智能的标准,让社会对人工智能企业和人才都有更清晰的辨识,鱼龙混杂的局面得到改善,人才供求双方自主地向对方靠拢。
人工智能赋能三大产业,智慧农业百度指数搜索指数最高,其次是金融科技和智能制造。
中国国家工业信息化部部长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上曾经表示: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首先是要自动化,在自动化的基础上做到数字化,即生产设备、生产管理数字化;然后把设备和设备之间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即网络化;最后做到智能化,就是加入一些人工智能。最终的目标是智能制造,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最后达到智能化的目标。
结合麦肯锡《未来的工作—自动化、就业和生产力》报告与Gartner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综合判断,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需要10年或更长的发展时间。10年后,人工智能将与制造行业有更深度的融合,赋能更多的生产环节。AI与制造业的结合在短期内只能寻求特定生产环节的突破,深度融合仍需要较长周期。
智慧停车系统方便、快捷、准确地引导人们快速找到附近的停车位,节省出行的时间成本和汽车能耗,同时缓解公共交通压力,是交通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且随着其功能的完善,未来或将增加更多的附加功能,如信用系统、汽车相关服务等。
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将成为提升营销效果的核心驱动力。营销的宗旨是征服人的心智,传统的消费者需求分析、消费者决策路径分析、媒体创意诊断等依然是营销工作的重心,但随着品牌主对消费者行为、态度和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的增强,人工智能将在消费者行为预测、个性化体验创造、独特品牌形象塑造、全域消费场景覆盖、实时现场服务等方面,为营销行业提供更具创造性和更具竞争力的服务体系。
同时,由于产业成熟和竞争加剧,品牌向更依赖于“关系”的方向发展,客户忠诚度和客户终生价值成为客户关系管理的重点,人工智能可以借助于消费决策链、场景、客户生命周期等维度识别和分析提供更细腻、更精准的客户关系管理,构建更完整的客户关系数据体系。
李彦宏发言文: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发挥好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也要“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这为我国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
人工智能将会在未来几十年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带来不可逆转的改变,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如同伦理道德是人类文明数千年发展的重要稳定器,人工智能伦理将是未来智能社会的发展基石。当前,人工智能还处在发展初期,但已经展现出巨大的变革力量。机器不仅在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领域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人的能力,而且未来可以代替人驾驶汽车、诊断病情、教授知识、检验产品等。也就是说,机器将不再是单纯的工具,而是有可能帮助甚至部分代替人进行决策。只有建立完善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处理好机器与人的新关系,我们才能更多地获得人工智能红利,让技术造福人类。
历史上,几乎每一次重大技术变革都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人工智能已经引发了社会上的一些担忧:人工智能是否安全可控,人会不会被机器取代,人与机器的责任如何界定,等等。例如,随着人工智能在衣食住行领域的广泛应用,个人身份信息和行为数据有可能被整合在一起,这让机器更了解我们,为每个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但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引发隐私和数据泄露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社会关注的伦理相关问题,需要我们提早考虑和布局。
2017年,国务院出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初步建立部分领域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一些国内企业也在积极探讨,提出了人工智能伦理的原则,如人工智能的最高原则是安全可控,创新愿景是促进人类更平等地获取技术和能力,存在价值是教人学习、让人成长,而非超越人、替代人,终极理想是为人类带来更多自由和可能。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处在国际领先的位置,但有关人工智能伦理的探讨刚刚起步,参与的国际合作也相对较少,尚未形成广泛共识。
建议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组织跨学科领域的行业专家、人工智能企业代表、行业用户和公众等相关方,开展人工智能伦理的研究和顶层设计,促进民生福祉改善,推进行业健康发展,掌握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主动权。
一是明确人工智能伦理原则。统筹各方力量,加强相关研究,以老百姓的美好生活为终极目标,兼顾行业创新发展,明确人工智能在安全、隐私、公平等方面的伦理原则,制定人工智能伦理的指引性文件,对涉及人工智能伦理的相关问题进行评估和指导。
二是强化领军企业担当,加快人工智能伦理原则落地。在信息推荐、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等热点领域,推进企业引领示范,在产品设计和业务运营中贯彻人工智能伦理原则,让人工智能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帮助人们成长,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同时,鼓励企业探索解决实践中产生的人工智能伦理新问题,共享行业经验,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和伦理的协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三是加强国际交流,引领行业发展,凝聚全球共识。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伦理原则的研究和制定,及早识别禁区,吸收和弘扬“以人为本”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让技术创新更好地造福人类,为国际人工智能伦理研究贡献中国智慧。
未来已来,让我们抓住人工智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加快伦理研究和创新步伐,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竞争优势,早日建成智能社会,用技术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