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我有ta微信。’只能说明你们认识;而‘我有ta手机号!’说明你们是好朋友。”的确,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人选择使用微信交流,手机号码慢慢沦为仅用于和亲友间紧急联系,以及广告、诈骗电话、网络水军的容身处了。
2015年以来,深圳市共发生涉及170号段的诈骗案件800余宗,市民被骗超过1100万元。“170”开头的手机号,成为了诈骗电话的代名词,可在此之前,170只不过是工信部发放专属于虚拟运营商的号段。
被诈骗电话“坑”惨的虚商
2013年12月26日,工信部在核发虚拟企业运营商牌照后,并审批通过“170”号段作为虚商的专属号段,并在2014年年初面向市场放号,为用户提供移动通信服务。但虚商正式步入商用以来,无论是企业们的动作还是媒体的报道,行业并没有彰显出“元年”应有的朝气。
截止2019年上半年,移动转售用户总规模超过9000万,但与中国三大运营商15.8亿用户相比来说可以说微不足道,仅占三大运营商用户数的5.6%,如此小的市场规模实在难以对三大运营商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甚至如今从微博中搜索“虚拟运营商”,阅读量最多的一条是“蔡徐坤1亿转发量幕后推手”。除此之外,虚商还常跟“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电信诈骗”等名词同时出现,几乎沦为电信诈骗的代名词。虚商的未来在哪里?是所有虚商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早在虚商试点不久,就有观点认为,物联网业务应该是虚商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自2018年7月工信部开始下发虚商正式商用牌照起,国内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虚商强势进击物联网市场,并且多家虚商已推出了物联网业务。
乘上5G快车,抓住IoT稻草
在工信部最新发布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正式商用的通告》中明确指出:鼓励转售企业落实“互联网 ”、数字经济等国家战略,结合企业优势资源和能力,加大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在确保落实行业卡实名登记和网络安全的前提下,发展物联网行业应用等新技术新应用。
这不仅为正式牌照下发做了铺垫,也为虚商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未来物联网可能成为各家虚商争夺的重要领域。
虚商虽然普遍规模小,但是专业性和针对性比较强,实施物联网业务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细分市场,围绕客户需求,实施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使业务的解决方案更加准确有效。有的企业专注物联网平台,有的企业则开始制作物联网模组,还有的企业高举物联网流量卡大旗,甚至将物联网业务开到了高铁之上……随着物联网业务的展开,虚商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与各个行业联系紧密的虚商将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行业的发展也将步入开放、竞争的新阶段。总之物联网与虚商的牵手堪称“恰逢其时”。
但是,2018年起,物联网卡开始出现行业安全问题。面向行业用户物联网卡,需要企业实名认证,没有语音功能;面向个人用户的手机卡,需要个人实名认证,可以使用语音功能。然而一些虚商供应商打着物联网卡的旗号,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悄悄保留了语音功能,甚至拿着所谓的个人卡充当物联网卡来使用。这种行为严重干扰了我国信息通信安全,致使电信网络诈骗又找到了可乘之机。
除了物联网业务,近期移动转售产业界流传某地方120电话被打爆,业界非常奇怪为何给120不停拨打电话,后来经过各单位不断配合调查才发现,原来虚商开卡业务都需要有通话记录,如果没有通话就无法开卡。这样一来,一些动了歪心思的下游供应商,便打起了免费电话的主意。因为拨打自有客服电话100XX不算有效通话,拨打其他公开的电话又心有余悸,所以只好不停拨打呼救电话120了。
所以,近期工信部也组织相关各方开展了通报工作会,要求虚商企业进一步做好物联网行业卡安全管理,切实管好物联网行业卡,特别是明确了针对语音、短信、流量的功能限制要求,并要求在12月底前做好存量物联网卡的核查整改,工信部将组织专项检查督促落实。
越陷越深还是逆风翻盘?
其实不管是虚商企业在管理方面出了问题,还是其下游代理商违规暗地操作,都应该及时找到根源,对症下药,及时净化产业环境,规范发卡及后续管理流程。
尽管如此,也不意味着对虚商大肆进军物联网业务全盘否定。虚商的背景较为多样,且多为原行业“翘楚”,传统业务优势较为明显,依托母体企业特色,进行资源整合,就可以创造性地提供该行业领域物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
实际上,已有少数企业通过自身生态资源优势,在物联网领域取得不错成绩。比如小米移动与小米生态链海量智能硬件优势互动,已达到1000万级的物联网卡发卡量,成为虚商中物联网卡发卡量最高的厂商,且推出自身eSIM技术、物联网方案应用于共享经济、车联网、智能终端、可移动设备等领域,业界整体还是趋向利好。
尽管如此,虚商仍然需要加强行业客户渠道管理,慎重选择合作客户,仔细审查其物联网资质,将物联网引导至正面的道路上,带领虚商逆风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