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相继开放路测,无人驾驶将如何改变生活?

2018-03-06 09:46:49 来源:钛媒体APP 热度:
近几年,无人驾驶与AI并列为大热话题。然而,关于无人驾驶应用于实际的道路行驶的相关问题一直以来都颇有争论。在上周四,美国亚利桑那州州长Doug Ducey签署了一份关于无人驾驶的行政命令:无驾驶员的纯无人驾驶汽车允许在公共道路上通行。
 
无独有偶,在上个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行政法规办公室批准了一项新规定:美国加州同样允许无驾驶员操控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进行测试。
 
在这一方面,中国也未曾落后。本月初,上海发放了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这意味着无人驾驶汽车走出封闭园区正式进入路测阶段。
 
照此看来,无人驾驶在制度方面即将要搞出“大动静”,而制度和规则的制定必然要遵循技术和市场的实际发展境况。可以看到,国内外的各个机构在近年来争先恐后地研发无人驾驶技术,对无人驾驶的热情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我们也可以由无人驾驶的发展过程与现状粗略地推断,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何种改变。
 
一、多地放宽自动驾驶限定,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亚利桑那州州长Doug Ducey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政策与优先权应在当今的经济大潮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竞争力。故而关于自动驾驶限定的放宽为新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利好环境,使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以公共安全作为核心。
 
亚利桑那州之所以能够在自动驾驶方面优先进步,是因为该地已然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测试“旺地”,现下在该州公共道路上运行的自动驾驶汽车已超出600辆,如英特尔、通用。优步等自动驾驶汽车都能在道路上看到。
 
在亚利桑那州公布该规定的前不久,加利福尼亚州也开放了自动驾驶汽车的路测资格。允许今年开始,自动驾驶车可以没有方向盘、没有脚踏板、没有后视镜,甚至没有驾驶员也可以进行路测,并于4月2日发布首张无人驾驶许可证。
 
DMV(美国加州车辆管理局)总监Jean Shiomoto认为,这一规定的发布是无人驾驶的“新里程碑”,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这一方面,中国也有了实际行动。在上海发放自动驾驶测试号牌的当天下午,上海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外的博园路上,获得牌照的两辆无人驾驶测试汽车进行了首次测试。据悉,测试车辆此前已在封闭道路的试验场完成了全部测试性能,并且已经通过了专家评审和第三方机构测试。
 
虽然中国想在自动驾驶方面追赶美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过在开放自动驾驶权限方面,中国并未落后于美国。其深层原因大概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自动驾驶的许多问题暴露的并不彻底。一些在实际场景中偶发性的状况在封闭环境下是不能被发现的。如果能够实现真正的道路测试,对于自动驾驶车辆商业化的推动作用是极大的,因此开放路测权限有其深层意义。
 
二、巨头纷纷入局,无人驾驶技术日臻成熟
国内外多地不约而同地允许纯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折射出的是其背后技术的进步。关于自动驾驶技术,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美国,尤其是谷歌和特斯拉。
 
谷歌拥有先进的软件和算法基础,其自动驾驶汽车拥有摄像头、GPS、雷达与激光传感器,可以极为灵敏地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自2009年起,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已在自主模式之下行驶了超出120万英里。在这样的磨练中,系统对于应对各类状况已经积攒了丰富的经验。谷歌的自动驾驶车可以识别各类物体甚至是交警的手势,谷歌强大的软件算法能力由此得以体现。
 
特斯拉的优势则在于其速度之快,在其他企业对自动驾驶技术尚处研究阶段之时,特斯拉已经投入量产并创造出一定的规模了。特斯拉本身在自动驾驶方面就具备技术层面的优势,并且对自动驾驶技术又存在一种特别的执著。其车型拥有用以识别周围环境的超声波传感器、辨别前方物体的前置摄像头与雷达,以及无数次路测累积的高精度卫星地图。
 
去年10月,特斯拉宣布将所有在工厂生产的特斯拉车型配备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硬件,提升安全性,这一决定使得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达到了“高度自动化”的程度。
 
国外的自动驾驶技术如此火热,而中国其实也在很早之前就在自动驾驶方面有所研究。中国第一台无人驾驶车由国防科大在1992年研制成功。2007年,国防科大与一汽合作研发“红旗”无人驾驶汽车,该车使用了CCD图像与激光雷达作为传感器,实现了高速公路上的无人驾驶。
 
2011年,国防科大自主研发HQ3,完成了无人驾驶车从长沙到武汉286公里的路测。2012年,军事交通学院研发了“猛狮三号”,在无人驾驶状态下行驶114公里,最高时速105km/h。
 
2013年,百度开始研发自动驾驶汽车。2015年年末,百度无人驾驶车在北京进行全程自动驾驶测跑,可根据不同场景切换状态,最高时速达100km/h。2016年,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了一款无人驾驶赛车,百公里加速仅3秒,使用双目摄像头用于行人侦测、避障及路线规划。
 
近年来,关于无人驾驶技术的话题也格外火热。有涉足完全自动驾驶技术的谷歌、奥迪、奔驰、福特,也有试水自动辅助驾驶的特斯拉、沃尔沃。更有一群“后起之秀”的互联网巨头相继涌入。百度已经获得了加州政府颁发的全球第15张无人车路测牌照,腾讯研发了自家的自动驾驶系统,刘强东投资了蔚来汽车……
 
可以看到,无论是传统汽车厂商还是互联网公司,都在布局无人驾驶方面下了不少力气。如今国内外又相继开放路测资格,预计今后的行业竞争会日趋激烈,自动驾驶技术也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然而,巨头为何如此热衷自动驾驶技术?假若自动驾驶普及,我们的生活质量就真的会一路提升了吗?
 
三、自动驾驶技术进入新阶段,无人驾驶如何改变生活?
其实,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完全可以类比手机行业。在iPhone出现之前,塞班系统被认为是十分智能的操作系统。然而iPhone诞生后,大家才发现原来“一山更有一山高”。自iPhone诞生至今,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移动生活的趋势之中。“移动”所产生的连接革命,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领域。
 
此后,人们意识到,所有的产品都会像手机一样智能化与不断迭代,并且连接程度愈发紧密,“万物互联”的概念越来越被认同。连接成为了一种被奉为金科玉律的概念,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世上没有什么是不可产生连接的。同时,人类意识到平台开放与商业模式生态化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意识到硬件是软件与服务的入口。
 
此前的十年,是手机的黄金时代,那么下一个黄金时代,则将属于汽车。
 
目前,掌握人们出行入口的是滴滴和优步这类企业。它们做无人驾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人力成本。那么自行造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优步CEO曾坦言,他想做到的就是“替换掉每一辆在路上行驶的汽车”以垄断出行市场。如果这个设想得以实现,这类企业就可以实现无人车的量产,并且不出售,而是为自家盈利。
 
在这方面,手机行业已有前车之鉴。当年苹果与谷歌以自己的操作系统改变了智能手机。几年之后,诺基亚、摩托罗拉卖掉了手机业务,而黑莓被排挤出市场。行业多数硬件利润属于苹果,而安卓系统的应用游戏及广告利润则属于谷歌。
 
因此,在无人驾驶技术崛起的当下,无论是传统汽车厂商还是物联网公司都争相入局无人驾驶领域,避免重蹈智能手机行业的覆辙。
 
自动驾驶技术一旦大规模普及,那么许多设想中的功能都将一一实现。例如,车辆能够实现如同动车一样的编组运行,车与车之间可实现高效通讯降低事故几率,甚至未来各种复杂的交通标线都可以逐渐取消。
 
在无人驾驶普及的过程中,汽车的购买类别、购买方式,甚至是购买意愿都会被改变。想象一下,当我们可以用低成本和简便的方式让一辆无人驾驶车为我们服务,那么我们独自拥有一辆车的意义也就大幅降低了。
 
那时,无人驾驶车可能就只作为位移工具而出现,相应的,其商业模式也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在信息化与自动化深度融合之后,跨界竞争将成为普遍现象。大公司吞并小公司,商业模式将被打破重建。
 
 
此外,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加油站、物流等行业的模式将面临着重大的变革。技术取代人力,大量司机及相关岗位上的人们将面临失业,无人驾驶或将带来经济上的巨大冲击。失业人口或将涌向城市寻找工作,使得社会产生新的变革。
 
此外,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可能导致贫富进一步分化。无人驾驶解放了人类的双手,给人们更多的空余时间。但富人和自律的人可能会利用这些时间提升自身,而大部分人则会沉迷于游戏、电商网站和社交聊天以消磨时间。由此,优秀的人变得更加优秀,但大多数人可能会退化,最终造成两极分化更为严重。
 
因此,无人驾驶,或者说任何新技术最值得担忧的不是发展进程,也不是法律和规则问题,这些都会随着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我们最应该考虑的是,当新技术成熟之后,人类自身应该做些什么,以实现我们发明新技术之初秉承的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全人类进步的理念。

责任编辑:林西